当前,全球跨境投资受新冠肺炎疫情、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持续大幅下滑,中国依然风景独好,对外资保有强大吸引力,FDI流入规模持续强劲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1-5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8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中国引资规模之所以能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归结以下一些积极支撑因素。
智慧城市在现有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依托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城市门户APP,目标是用一个手机APP即可畅享所有城市服务。
在15日召开的2021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获悉,当前我国多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国内已涌现出100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15个。
到2023年,“城市大脑” 基本建成,基础设施 和智慧中枢支撑更加夯实,“一个大脑赋能”"一 张 网络治城”"一 对码(卡)通域”"一 套端口服务" 全面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 。 力争"十四五”末,体系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健全 有力支撑我市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 高地" 0
4月26日,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代数字城市”分论坛上,与会人士指出,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激活海量数据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其可行路径需要多方积极尝试与探索。
4月1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发表3周年之际,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为权威读本,交流学习体会,深化理论研讨,推动全党全社会特别是网信战线更加自觉地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随着2021年的到来,政府领导者仍将面临疫情及其后果所带来的不断变化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在面临成本削减压力的情况下保持数字创新步伐,政府首席信息官和信息领导者必须将不断扩大的关键业务优先事项与长期技术和信息(I&T)投资相联系。在此背景下,Gartner评估了2021年推动政府政策和实践的公共行政趋势。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全国范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制定实施了一批针对性、创新性、获得感强的“放管服”改革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挑战,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其中营商环境改革是“十四五”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盘点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的内容可以发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优化方向一直都是主旋律。
从电子政务到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治理,公共管理的信息技术理论呈现出由对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与治理的关注,转向技术与数据驱动的治理变革。行动是数字政府的构成方式,也成为数字政府治理的运行形式。行动导向的数字政府治理,是以“行动”的模型来替代系统的模型,强调变化的过程,旨在行动过程中,创造和生成技术与管理、价值与工具、政府与社会,以及改革与创新的协同关系。
在国际视野下,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是怎样的?早在2012年,复旦DMG的两位小伙伴就对一位曾十多次访问过中国的国际数字政府资深学者Sharon Dawes女士进行过访谈,请她谈谈对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印象和观察。
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而“掌上办”的实现则主要依靠以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为主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随着网络平台、数字应用、智能设备等不断进化,移动政务服务的模式、体验、能力及需求也历经了多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