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一论断蕴含着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共治理有效性的目标指向。而提升公共治理有效性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信息不对称和能力不足。
中国政府网6月11日公布《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由证监会牵头,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落地。
新时代,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深刻地改变着政府、社会和市场原有边界,影响着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推动各个领域数字化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放管服”改革促转型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全国上下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0年《法治蓝皮书》及“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9)”指出:我国政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政务公开范围继续扩展。随着实施十年有余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并实施
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使“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减少人员集中带来的感染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袁友方建议,建设更高质量“互联网+政务服务”。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均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未来中国智慧政务怎么干?
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共享,是全方位实现“一网通办”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数字政府的重要内容。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一年来,瞄准“三跨”,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一盘棋”,为企业添动力,让群众更省心。
放得开、管得住、服务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政务生态。近年来,合肥市秉承“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创新提速、以服务提质,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和市场发展活力,从源头为合肥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共资源“智慧交易”系统、5G 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昨天发布的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这座城市2020年的发展规划和民生蓝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要求,人社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
4月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见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